图片
2025大吉
NEW YEAR
图片
图片
图片
真正的功夫修炼,不仅需要外在的努力,更需要内在的领悟。只有将“求”与“悟”结合起来,才能达到功夫的至臻境界。无论是学习、工作还是生活,在勤奋努力的同时,更要注重内心的觉醒和领悟!
图片
关注武宗
学
天下武功
图片
图片
太极拳 招熟而懂劲·行拳若流水
图片
图片
以武学打开世界·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
太极拳这门古老的拳法讲究的是内外兼修,强身健体,更是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。太极拳的精髓在于内劲和心法,它的传承很多时候靠的是师徒之间口传心授,一代代传下来。当然随着时代发展,太极拳也在不断演变,理论也在不断丰富。今天我们主要说说杨氏太极拳的第四代传人李雅轩先生,他不仅功夫了得,还留下了不少宝贵的文字资料。说到李雅轩先生,就不得不提他的同门师弟郑曼青先生,这两位都是杨澄甫宗师的得意弟子,可以说是同门师兄。虽然郑曼青拜师晚一些,但天赋异禀,很快就领悟了太极拳的奥妙。
据说郑曼青那一流的化劲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常和李雅轩、张钦林这些师兄们推手、散打切磋,这俩人关系可铁了,互相都非常佩服对方。抗战时期,郑曼青还被朋友骗去英国大使馆比武,结果大胜而归,这背后肯定有李雅轩这样的高手指点。后来李雅轩在四川成了宗师,郑曼青则去了台湾,又把太极拳带到了美国,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,为太极拳的海外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。现在市面上关于太极拳的书那真是琳琅满目,看得人眼花缭乱,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书的质量都一样吗?
恐怕未必。就像咱们买东西都想买正品对吧?学习太极拳也是一样,得选好书。古人说得好:“取法乎上,得乎其中;取法乎中,得乎其下。”意思是说你学最好的东西可能只能学到中等水平,你学中等的可能就只能学到下等水平。所以学习太极拳一定要找那些真正有功夫、有心得的人写的经典著作。有位老师傅就说过,大概1934年以前出版的太极拳书更有看头,因为那时候的作者大多真功夫扎实,写出来的东西更有价值。至于那些后来的,尤其是动不动就扯上河图洛书、五行八卦的,玄乎其玄,反而容易让人迷惑,咱们得擦亮眼睛,别被忽悠了。
那么到底哪些书是必读的?答案就是那些太极拳的老祖宗拳经、拳论、歌诀,这些可是太极拳的理论基石,字字珠玑,蕴含着深刻的道理。比如陈鑫先生编的《太极拳谱》,汇集了各家太极拳的古典文献,堪称精华大全。还有杨澄甫宗师口述的几篇经典,像《太极拳之练习谈》《太极拳术十要》《论太极推手》,以及郑曼青先生的《体用歌》,这些都是必读之作。怎么读?不能光看热闹,要用心去理解它们的真意和中心思想,然后把这些理论和自己的练拳实践结合起来,看看自己哪里做得不对,哪里需要改进,这样才能真正读懂读通,学到精髓。
除了必读的经典,还有一类书也很重要,那就是参考之书。这类书主要是由那些深谙太极拳武功的前辈们,把自己练拳的心得体会、方法经验写下来的,比如徐雨生、陈微明、黄元秀、董英杰、郑曼青等等,他们都是太极拳界的大家。读这类书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拳理,拓展视野,看看别人是怎么练的,有什么感悟。当然每个人的体质、悟性都不一样,所以读这类书的时候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批判性地吸收,不能照搬照抄,毕竟太极拳是实践性很强的学问,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摸索、去体会。
最后就是数量最多,也是最容易接触到的第三类书,浏览之书。自从太极拳传到香港、台湾,再走向世界,写书的人是越来越多了,这些书的目的大多是普及入门,教大家学会基本的架势,方便初学者了解太极拳。不可否认,有些书写得也不错,但要说深入探究太极拳的奥秘,这些书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。对于这类书,我的建议是快速浏览一下,了解一下大概内容,知道有哪些流派,有哪些基本动作就行了,遇到感兴趣的地方可以稍微细读一下,但不必过于纠结。毕竟信息爆炸的时代,我们最大的难题就是选择太多,要学会做减法,把精力集中在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上。
光看书是远远不够的,想要真正练好太极拳,还得有正确的练拳方法。首先,得名师指点绝对是捷径。俗话说,名师指路,事半功倍,一个真正懂拳理的老师,一句话就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。但是光有老师指点还不够,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勤学苦练。太极拳的功夫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的坚持,每天都要按时练习,把每一个动作都做到位,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。同时,太极拳讲究内外兼修,既要练好外形的架势,也要注重内在的气和意念,只有内外兼修才能真正领悟太极拳的奥妙。当然,悟性也很重要,有些人可能练了很多年,但对拳理的理解还是不够透彻,所以练拳的时候要多思考、多琢磨,把拳经拳论里的道理和自己的练拳实践结合起来,这样才能不断进步。
李雅轩先生不仅是一位太极拳大师,更是一位勤于思考、善于总结的学者,他把自己练拳的灵感和心得随时记录下来,这些随笔和书信是他一生练拳的宝贵财富,是练习杨氏太极拳的精髓所在。后来他的女婿陈龙骧先生和夫人李敏弟女士整理出版了《李雅轩杨氏太极拳系列丛书》,包括《太极拳法精解》《太极拳架全真》《太极推手全真》等等。这些书虽然内容都是李雅轩先生本人的论述,但经过整理出版,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这位大师的思想。可以说这套丛书是李雅轩先生研究太极拳的成果结晶,是他对太极拳理论的独特贡献,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。
太极拳这门学问博大精深,源远流长。我们学习太极拳既要学习前人的智慧,也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,去伪存真,辨别真伪,同时我们也要承担起传承的责任,继往开来,不断创新,让这门古老的拳法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南京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